
复杂的原因且不说,今天只说一个简单的:因为黛玉死了。
是的,宝玉娶宝钗的时候,黛玉已经死了。并不像续书写的那样,一边“出闺成大礼”,一边“焚稿断痴情”,情节紧张冲突激烈,但是狗血得令人发笑。也把与家国相关的爱情悲剧,降智为白莲花与绿茶婊的宅斗戏。

黛玉是为情而生、为情而死,只要宝玉另娶她人,一定会害死黛玉。所以只要黛玉活着,宝玉就一定不可能娶别人,不管这个“别人”是宝钗,还是别的哪个姑娘。
但是黛玉孱弱多病,受不了一点刺激。一个强烈的刺激,就足以断送了她美丽而脆弱的小生命。今天只说简单的,那就不推测黛玉因何而死了。

黛玉死后,宝玉就能接受与别人结婚的安排了吗?是的。八十回中早有预示。
还记得那个同性恋爱的小戏子藕官吗?她有一套爱情理论:“男子丧了妻,或有必当续弦者,也必要续弦为是。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,便是情深意重了。若一味因死的不续,孤守一生,妨了大节,也不是理,死者反不安了。”

这番话,由芳官转述给宝玉,博得宝玉“又是欢喜,又是悲叹,又称奇道绝”。
藕官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,对宝玉的影响却是巨大的——她的“这篇呆话”,成为后文宝玉娶宝钗的理论基础:他会把死去的黛玉放在心里,“情深意重”,却在现实中另娶,视为“续弦”。这“续弦”,既是向现实妥协,也是为了免于“死者反不安”。

至于为什么娶了宝钗?这不是宝玉的选择,而是家族的需要。宝玉自己,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”,不能与黛玉“同死同归”,却必须另娶一人,那就娶谁都无所谓了。
新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